险资权益投资规模持续壮大 30家险企权益投资上
险资权益投资再次受到资本市场关注。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对保险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设置差异化监管比例,最高可至公司总资产的45%。
目前有多少险企的权益投资比例可至45%?根据今年7月份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各险企权益投资上限与偿付能力充足率等指标挂钩。《证券日报》记者对照最新的偿付能力报告统计发现,已有30家险企权益投资上限可达45%,占险企总数的18%。
爱心人寿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险资权益投资实行差异化监管比例,有利于各保险公司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资产配置,提高险企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灵活性。”
险资权益投资规模
持续壮大
近年来,随着保险业保费的持续增长,保险资金体量也持续增大。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险资运用余额增至20.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51%。目前险资运用形成了“固收为主权益为辅”的格局。
具体来看,截至今年10月末,险资配置债券76906.85亿元,占比36.89%;银行存款25402.80亿元,占比12.19%;股票17541.05亿元,占比8.41%;证券投资基金9927.81亿元,占比4.76%。其中,险资对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两项的配置余额合计为27469亿元,占比为13%,较年初(2020年1月1日)的24365亿元增加3104亿元。
随着险资权益投资规模的持续壮大,其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逐渐增加。
中国银保监会资金部主任袁序成近期表示,近年来保险资金充分发挥长期稳定投资优势,积极参与资本市场建设,保险资金通过投资股票、债券和保险资管产品等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近16万亿元。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保险资金投资A股占总市值的3.44%。
今年以来,险资持续加大对资本市场的配置力度。银保监会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险资对股票与证券投资基金两项的投资余额,较年初增加3104亿元。根据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险资共现身56个行业、358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会长贺竹君在12月6日表示,险资前三季度把握好了股市结构性机会,积极创设保险资管产品,有效强化风险管控,较为从容地应对了难以预估的市场波动。
随着未来保险业保费的持续增长,仍将有大量资金可流入权益市场。贺竹君表示,截至今年10月末,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6.88%,预计全年保费规模将超过4.5万亿元,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源源不断地提供久期长、体量大的现金流。
监管持续松绑
权益投资
今年以来,监管频频松绑险资权益投资限制,鼓励险资作为长期资金入市。在险企人士看来,这些政策既利好保险业,也利好资本市场。
今年7月17日,银保监会下发《通知》,打破权益投资上限;10月10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优化保险机构投资管理能力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股票等领域投资管理能力的备案管理;11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取消保险资金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
就监管进一步放开权益投资上限,爱心人寿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认为银保监会根据各险企偿付能力水平等指标设置差异化的权益资产投资比例上限,是监管层坚持审慎监管、支持保险公司切实服务好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保险公司发挥各自优势进行资产配置,提高配置权益类资产的灵活性。将对保险业开展长期价值投资和推动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近两成险企
权益投资上限可达45%
对于监管取消险资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的做法,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泰康资产首席执行官段国圣表示,股权投资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方式,取消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为保险资金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改善资产负债匹配状况、应对长期利率下行压力、提升长期投资回报水平提供了更多路径和选择;另一方面,有助于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定的优势,通过股权投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此外,引导保险资金更多开展财务性股权投资,发挥资本金的作用,有助于全社会杠杆率的稳定。
目前险资权益投资具体发生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