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转产、逆势收缩 奢侈品业一季度销售额显著下降 危机能否成“转机”
疫情冲击下,各大奢侈品集团关闭门店的同时跨界转产,Chanel开始生产口罩,Dior、Givenchy的香水生产线开始生产洗手液,Burberry开始生产防护服……不少网友戏言,“这是我距离购买Chanel、Dior、Burberry最接近的时刻!”
近日,多家奢侈品牌发布业绩警告,预计今年1月至3月的销售额将显著下滑。随着疫情持续,今年全年奢侈品行业前景都堪忧。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8日20时,全球新冠累计确诊病例高达1446557例,有5个国家累计确诊人数已超10万,分别是美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和法国。
不过,这是危机,也是转机。对于一向“高冷”的奢侈品品牌而言,随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逐步倾向线上转移,进行数字化转型或将成为当务之急。
一季度销售额显著下降
今年1月19日,根据《福布斯》发布的实时全球富豪榜显示,法国LVMH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BernardArnault取代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成为全球的新首富。Arnault执掌的LVMH集团拥有LV、酩悦轩尼诗、迪奥、纪梵希、宝格丽、Tiffany、Fendi等品牌。彼时,以LVMH集团为首的奢侈品行业风头正劲,期待着今年能够再创新高。
尽管当时新冠病毒疫情正在中国蔓延,但是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疫情的影响可控。Arnault在2月初举行的财报会议上表示,“这一病毒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会像2003年的非典(SARS)那么严重。另外,中国政府的反应相当快,效率也很高,对整体态势有极大的积极影响。我们相信这场疫病会在3月中得到控制,但我说的都只是我知道的。”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新冠病毒疫情虽然在中国得到了控制,却在欧洲和美国蔓延。为了控制疫情,多国政府陆续出台“非必要性”经营场所关闭的要求,作为非必需品行业的奢侈品公司不得不关闭部分门店。
3月27日,LVMH集团在发布董事会管理报告时,谈及了新冠疫情对集团业绩的影响。该集团表示,“在极其不确定的环境中,集团将坚持以保护品牌价值为重点的战略。短期内,为响应政府当局采取的疫情应对措施,集团在若干个国家的生产工厂和门店都已关闭,集团业绩因此受到影响。由于不知道这些国家何时能恢复正常,目前无法准确计算其负面影响。”根据该集团的预计,与2019年第一季度相比,本财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将同比下跌10%至20%。
无独有偶,旗下拥有Gucci、SaintLaurent、BottegaVeneta等品牌的法国开云集团同样下调了第一季度的总销售额。法国开云集团3月20日表示,预计截至3月31日的今财年第一季度,可比销售额将同比下滑15%,总销售额下滑幅度在13%至14%。此外,开云集团预计上半财年的营业利润率也将出现下滑,但中国市场情况已在逐步好转。
与此同时,英国奢侈品集团Burberry也于3月19日公布了新冠病毒疫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自今年1月24日起的6周内,Burberry同店销售额已同比下滑40%至50%。尽管中国市场逐渐恢复,但是品牌在EMEIA(欧洲、中东、印度和非洲)地区的门店有60%处于停业状态,北美市场也已经关闭85家门店。目前,Burberry全球40%的门店都已关闭。该集团预计,截至其3月28日的今财年第四财季,其收入将下跌30%。
曾经风光无限的奢侈品行业未曾想过今年开春全球零售行业会“变天”。普华永道中国消费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叶旻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疫情影响,消费被抑制,全球奢侈品行业在1月、2月业绩出现显著下滑,使该行业在短期内的前景蒙阴。
据贝恩公司的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奢侈品市场整体销售额下降25%至30%。
全年前景不确定性大增
紧接着,4月6日,意大利SalvatoreFerragamo集团公布的今年财年第一季度财报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
根据该集团财报显示,受疫情导致的客流量大幅降低和门店关闭等因素影响,SalvatoreFerragamo销售额下跌30.6%至2.2亿欧元,而上一年同期为增长4.3%。按渠道来看,品牌零售渠道销售额下跌28.6%,批发渠道销售额则下跌33.7%。
该集团首席执行官MicaelaLeDivelecLemmi表示,过去三个月集团在全球所有市场的所有部门都受到了影响,特别是重要增长引擎亚太市场。
叶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一季度销售额表现不佳不代表消费者不愿意购买,而是因为在此期间大部分消费者的心态处于恐慌阶段。“通常来说,如果有大疫情发生的时候,如2003年SARS和2015年MERS期间,非刚需消费品类的销售会被遏制。而奢侈品就属于非刚需消费品。不过,伴随着疫情的好转,消费愿望会慢慢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