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战区空军开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战斗文化品牌
胜战航程中的“文化引擎”
■王学刚 李 文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王学峰
北部战区空军充分发挥强军文化在战斗精神培育中的重要作用,使战斗文化成为官兵建功强军事业的重要支撑。图为该部某旅开展飞行训练。李森摄
彰显能打仗、打胜仗的价值追求,培育激发战斗精神,是强军文化建设的鲜明特征。近年来,北部战区空军充分利用“人民空军起飞发祥地”“抗美援朝空战起飞地”的历史底蕴,提炼“让起飞之源蓄足领飞之势,把发祥之地建成发展高地”“两飞两地”的战斗文化建设理念。他们不断开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战斗文化品牌,厚植新时代革命军人胜战基因,使战斗文化成为官兵建功强军事业的重要支撑。
——编 者
一
盛夏时节,辽宁丹东,群山青翠,漫江碧透。
70多年前,志愿军空军战机正是从这里的浪头机场跑道上起飞,扑向敌阵,以令敌闻风丧胆的“空中拼刺刀”精神,打出了一条“米格走廊”,留下赫赫威名。
从跑道位置向西南方行进,爬上一座丘陵的顶部,我们来到当年志愿军空军的地下指挥室入口。
室外暑气蒸腾,室内却非常湿冷。指挥室仅两间主室,复原了战争期间的陈设。环顾四周,狭小的空间里摆放着铺展敌我态势图的粗木圆桌,小小写字桌上有几部电台。
“不来现地看看,谁又能想到,志愿军空军就是在这样的陋室内运筹帷幄,打破了强敌不可战胜的‘神话’。”某旅干事孙馨义深有感触地说。
像这座指挥室一样,一座座战斗旧址,承载着人民空军一路走来的苦难辉煌,见证人民空军的胜战历史,是红色血脉薪火相传的精神地标。如何把这些战斗旧址建设好、使用好,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北部战区空军作出了一系列探索。
他们积极修缮包括“一所、四室、一部、一园”(“空联司”地下指挥所、4个一线轮战机场的地下指挥室、空军俱乐部、大堡志愿军空军烈士陵园)在内的志愿军空军抗美援朝作战旧址群。在建设过程中,该部以志愿军空军参战3个阶段为主线,查阅整理文字资料40余万字、征集历史图片2100余幅、手绘作战挂图20余幅,还实地走访27位志愿军空军老英雄及其后代,搜集整理大量战斗故事,让战斗历史的呈现更加真实、生动。
在抗美援朝空战起飞地旧址中,有一张照片令很多前来参观的官兵印象深刻——在飞机照相机“十”字视野中,一架敌机占了照片右上格将近一半的大小,机身涂装清晰可见。
飞行员们知道,这代表着敌我两机的距离“极为接近”。
照片背后,是时年19岁的志愿军飞行员陶伟一段惊险至极的战斗经历。
1953年5月17日,朝鲜战场上空。在遭遇敌机围攻、长机被击落的情况下,陶伟驾僚机孤军奋战。
战斗中,敌机仗着飞机的先进性能,来了个“急刹车”,想让陶伟的飞机冲到前面,成为靶子。“我赶紧把飞机拉起来,再机头向下一个翻滚,这样飞机头正好对着敌机。” 陶伟说,“我三炮齐发,一边发炮一边向前开。敌机凌空爆炸,碎片贴着我的座舱飞过……”旧址陈列着一本厚厚的战斗故事集,我们从中看到了这段惊险回忆。
经过测算,陶伟击落敌机时与其距离为120米。这位刚从航校毕业不久、飞行时间仅有100多个小时的年轻飞行员,创造了志愿军空军最短距离击落美机的纪录。
“老英雄说,自己和战友当时是抱着‘宁愿血洒蓝天,撞也要把敌机撞下来’的信念升空作战的。战场上,生死就在一瞬间。老英雄的战斗经历正说明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如今我们的飞机比那时更先进了,但我们依然有与敌死战的勇气胆气!”参观后,飞行员李飞说。
过往与当下产生共鸣,英雄与自己有了情感的“连接点”,历史深处的力量便显现出来。那是精神的洗礼,点燃了斗志,砥砺了血性。
借珍贵文物触摸历史、以鲜活事例讲述历史。如今,在该部修缮的这些战斗旧址中,不仅有实物,还有故事;不仅有故事,还能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战斗经历,切身感受英雄们当年的浴血拼杀。
“当年的战斗渐渐远去,但我们要尽可能拉近光辉战史与年轻官兵的距离,充分发挥战史的教育、鼓舞作用。”该战区空军领导介绍,近年来他们依托志愿军空军抗美援朝作战旧址群,多波次组织官兵参观见学、开展仪式教育;坚持历史重现与艺术升华相结合,以4个主战机场战斗历程为线索,深度挖掘战史战例战将和战斗故事,形成书籍、画册、话剧、微视频、纪念章等一系列文化产品;不断在追寻战斗航迹中打造教育阵地,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实地接受“两飞两地”的战斗文化熏陶。
二
清晨的牡丹江,一轮初阳跃出江面,洒下一片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