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新区:因事为制,“新经济 ”托起新希望
科技日报记者张景阳 通讯员 胡红波
引进项目38个,落地35个,落地率达到92%;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实现集群发展,机柜总数达到11000台,可承载标准服务器突破20万台;环保产业集聚发展成新模式, 95家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近日,鄂尔多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鄂尔多斯高新区)集中向社会公布了一大批最新的发展成果引发关注。在从能源城市向多元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转型的过程中,鄂尔多斯高新区内一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创新载体逆势而上,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经济健康平稳快速发展。
技术产业夯实发展新基础
这几天,在位于高新区内的鄂尔多斯市尚德艾康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艾康药业)的建设工地上,工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尚德抗癌新药研发及中试基地项目完成了主体结构建设和外部装修,正在进行生产车间、办公场地的内部装饰装修。
“我们研发及生产的核心品种为抗脑胶质瘤一类新药(ACT001),该药于2012年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016年3月ATC001在澳洲获批抗脑胶质母细胞瘤临床一期试验,通过自主研发的新药进入发达国家临床试验,在我国为数不多。”公司负责人张晓清介绍说:“该药目前正在美国、澳大利亚、中国同时开展二期临床试验,是国际领先的原始创新成果,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000万粒胶囊剂和1000万片片剂,预计今年年底试生产,产值能够达到5亿元。作为高新生物制药及研发企业,这个项目投产后,将极大提升本地产业层次,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药品成功上市后,将填补这一领域空白。”
尚德艾康药业作为高新区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实现发展高起点,原始创新成果正加速转化。“2019年,鄂尔多斯高新区引进云计算项目11个,已落地实施项目9个,当年落地率82%,当年完成投资7.9亿元。在云计算基地,如通用计算、赛诺伯特数据中心项目当年内建成投用;云泰互联1B项目、布尔科技等项目全面启动;中国电信二期、浙江暾澜等项目稳步推进,都大大提高了云计算的能力。加之京东云、瑞云科技等一批典型科技企业落户云基地,逐步形成云渲染、通用算力等特色产业集群。”鄂尔多斯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仲平介绍。
目前,鄂尔多斯高新区的京东电商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注册企业达108家,伊泰北牧田园、高原露等本地核心品牌上行京东平台,上行商家数量增长63%。而京东云创空间正式启动运营,更是鄂尔多斯高新区在新经济项目中取得了实效进展。
张仲平介绍,鄂尔多斯高新区招商引资持续发力,制定下发了《招商引资十条政策》及实施细则,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通过平台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有效拓宽招商引资路径,2019年累计引进各类项目38个,实际落地35项,落地率达到92%。全年新增注册企业189家,同比增长35%,连续4年增速超过30%,注册企业总数达到684家。
今年,实施重点项目28项,开复工24项,开复工率85.7%。其中鄂尔多斯市级调度亿元以上项目7项,产业类项目完成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达到90%以上。
创新能力注入发展新动力
创新能力是高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决定其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关键。鄂尔多斯启迪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鄂尔多斯启迪孵化器)是鄂尔多斯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合作,为聚集高端人才和高科技项目、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而设立的全市唯一一家高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鄂尔多斯市贯彻落实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的重要平台载体。
鄂尔多斯启迪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彦表示,近年来,鄂尔多斯启迪孵化器通过不断整合创新要素、创新服务模式,构建专业科技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了“创业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的服务模式,极大地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孵化器目前已经与中国科学院、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合作,共建了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中心、威斯康星大学生物医药研发实验室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10多个工程中心和技术转移机构,在孵企业有165家,累计孵化企业200多家,申请授权各类知识产权300多项,逐步形成孵化企业集聚效应。”刘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