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暖心!北京亦庄医学集中观察点战“疫”见真情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4-15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守望相助 亦庄朝阳携手战“疫”

“妈妈,我终于回家啦!”北京朝阳区境外返京人员子怡(化名)在经过严格的体温检测、核酸检测结果提交等程序后,拉着行李跑向自己的母亲。3月26日,子怡从英国伦敦返京,被集中安排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经开区,也称北京亦庄)的医学集中观察点进行14天的观察。

危难时见真情。在朝阳区返京人员集中的情况下,经开区急朝阳区所急,全力配合朝阳区做好境外返京人员的集中观察保障工作。经摸排、筛选,确定相关酒店作为集中观察点。截至4月12日,和子怡一样的135名朝阳区境外返京人员都已经顺利解除观察返回家中。

“这里的环境真的是太好了。每一个工作人员对我们的态度也都特别的好,所以我们特别感谢经开区能为我们提供这样的观察条件。”子怡在解除观察后激动地说。这个让子怡如此满意的医学观察点是经开区和朝阳区相关部门在一天两夜的时间里共同努力的结果。“3月21日,我们接到这项服务保障任务,就立即组织人员力量,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专门部署,全面梳理了区内优质酒店资源,在经过朝阳区医疗、公安、消防相关专业部门的检测后,3月26日一早,第一批人员住进了酒店。”宣传文化部主管文旅酒店的工作人员杨琳娜对记者说。

为了体现人文关怀,当境外返京人员入住后,酒店第一时间递上入住通知,告知有问题及时汇报并送上一份《亦城时报》,让区外人员也能第一时间了解经开区的创新故事。在集中观察期间,经开区相关部门及酒店配合朝阳区工作组将服务关口前置,筑强防疫堡垒,全力做好人性化服务。“对所有人员我们区分楼层,从8层一直住到14层。由于客人航班落地时间不同,导致入住时间不定,因此,所有工作人员都是24小时轮流服务。”酒店负责人吕俊坡说。

吕俊坡告诉记者,在观察期间,有一名高血压患者突发身体不适,朝阳区医疗保障组联合酒店方第一时间为观察人员进行检查及药物治疗并加以心理辅导,确保每一名人员在观察期间都能顺利顺心。也正是因为双方共同的努力,许多观察人员在离开集中观察点时都留下了亲笔写的感谢信,两区合唱了一首温暖的战“疫”之歌,为首都战“疫”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心”上线 集中观察点服务升级

临时通道、智能体温检测、机器人送餐……当前,北京疫情防控工作仍旧严峻复杂。为持续做好辖区疫情防控工作,经开区多措并举,结合辖区优势先后对辖区两处区级集中观察点和一处密接人员医学留观点进行升级,在进一步把好整体疫情防控关卡的同时,也为留观人员提供更安心、放心、暖心的集中医学观察条件。

“有了这个通道,留观人员就不用再走后面的小道了!”在一个区级集中观察点门口,经开区疫情指挥部相关负责人指着入口处的一个特别通道说。而这处专门为返京留观人员提供的专用通道之前并不在此处。

原来,根据北京市疾控对集中观察点疫情防控措施要求,为避免交叉感染风险,观察点需将工作人员和返京留观人员入口区分。疫情防控初期,因时间紧张,该观察点启动后门通道作为留观人员专属通道。但考虑到受疫情影响,这种方式可能给到此处留观的返京人员带来心理压力,经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在酒店正门入口搭建临时专用通道。记者在现场看到,正门增设的特别通道用白色板材搭建整体包起来,直接通往电梯。当留观人员到达后,只需根据工作人员引导,在入口处桌子上拿取提前准备好的房卡,即可进入通道乘梯进入对应楼层房间。

有了经验,经开区另一个区级集中医学观察点在启用之初就完成了相同临时通道的搭建。同时,两处观察点还结合自身实际,在正门醒目位置或通道内张贴了“北京亦庄欢迎您回家”等标语,进一步提升人文关怀。“我们希望让每位到集中观察点的返京留观人员都能有宾至如归的感受。”该负责人补充说。

智能体温计 检测更精准

只要将一个小圆片固定在身上,就能24小时监测体温。这是经开区为加强疫情防控措施,为境外返京人员提供的一款智能体温检测设备。

这款智能测温设备由智能体温计、消毒棉片、臂带、魔术贴组成,使用者只需下载App注册登录,按照提示打开蓝牙即可连接设备绑定。然后取出设备,将有金属导热片的一侧紧贴于大臂内侧,用绷带、胶布或其他方式固定,或将其紧贴于腰部,使用包装盒里的魔术贴固定,毛面的贴在衣服上,钩面贴在体温计上固定后,即可在App上查看自身体温测试结果,体温数据5秒钟更新一次。同时,即使体温计与手机App断开连接,但只要设备依旧保持绑在身上,系统也会每10分钟自动测量一次体温。工作人员则可通过后台随时随地了解留观人员体温数据,当出现体温异常时,系统还会发出警报,进而帮助工作人员实现对留观人员体温情况的全天候精准监测。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