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挑战多?广州开发区主题沙龙为企业精准破题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4月13日,由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广州开发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承办,主题为“共迎挑战 共商发展 共享未来”的知识产权服务主题沙龙在广州开发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举办。
活动通过线下主题分享、沙龙交流和线上云端直播相结合的形式,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及管理相关的实操指导,并为新形势之下的的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注入信心与动力,活动总共吸引了近20万在线观看。
粤企海外布局领先全国
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局陈光辉副局长表示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可见知识产权已经被摆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国对知识产权服务工作也必将越来越重视。
2017年,广州开发区获批建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发展实验区。目前全区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已经超过了216家。
去年广州开发区在深交所成功发行了以知识产权作为底层资产的全国首支纯专利权证券化产品。陈光辉举例谈到,疫情期间,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产局协助区内一家改造生产线进行口罩生产的企业——广州市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以最快速度完成专利的申请。仅用2天就完成专利快速预审企业库备案,2天完成专利预审的快速反应。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品牌交流处周德东处长分享了广东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态势分析。
他提到,中国2019年共提交了58,990件PCT申请,首次超过了美国跃居到世界第一。他说:“其中呈现了几个特点:一是中国从1999年申请是200多件,到了2019年20年时间翻了200多倍;二是10年的时间,中国的全球排名从2005年的第十名,上升到今天的第一名;三是前十名国家在这么多年的排名当中基本都没有变化过,只是数量和相对位置在调整。”
他指出,现阶段的广东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态势表现为:海外布局先发优势明显,领先全国;申请量增长迅速,申请大户越来越多,个别领域夺冠;企业越来越重视海外布局,运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能力不断提升等特点。
知识产权是企业转型的利器
沙龙交流上,来自政府、企业等行业的7位嘉宾分享了各自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看法。
广芯微电子(广州)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合作部副总裁莫军介绍,集成电路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发展速度非常快。中国近几年在集成电路方面投入有所增加,2000年以后中国此行业真正实现了快速发展。最为明显的是,PC的专利从1999年到2019年翻了200倍,速度很快。
世界外部环境变动巨大,今年企业发展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或机遇?“芯片设计公司是属于轻资产公司,企业最重要是人才和数据。未来公司会加重知识产权方面的储备。”莫军说,“截止目前,公司发明专利申请约40个,发明专利1-2个。由于申请时间相对较长,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相关政策的支持。”
新冠疫情期间,广州华银健康集团就人工智能跟国外一些专家探讨合作,并投入4000多万元,形成了一套快速准确的诊断产品体系。“目前该体系已经通过省工信局的审核公司有快速申请专利的需求。随着企业的发展,专利申请有很大的需求,专利的保护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集团院长李奎说。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经理王鹏坦言,疫情期间,市场冲击大。在此环境下,遇到很多挑战,其中知识产权领域遇到的挑战越来越多。政府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给一些支持和资助,对很多企业来说非常有必要。他透露,目前公司正在用新技术申请新专利,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尤其是切入一个新的领域时,知识产权永远是冲在第一个。
广东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驰从服务业的角度分享了对企业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如何创新发展。他认为,疫情对知识产权服务业来讲,都意味着很大的冲击。企业要抓知识产权保护,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商业土壤是尊重知识产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