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打造城市绿色发展“新名片”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0-04-15

李艳辉 张晓悦 科技日报记者 刘廉君

盖房子就像搭积木!

4月13日,唐山市首个全装配式住宅项目——梧桐大道五期建设现场,工地四周摆放着预制好的墙体、楼梯等构件,高高的塔吊正缓慢地将构件吊起,稳稳地运到楼板上,供七八名工人协力安装。

3月18日,河北省住建厅印发《关于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的通知》,提出唐山市、沧州市将开展为期3年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以此为契机,唐山正在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打造城市绿色发展的“新名片”。

资源优势奠定产业基础

今年以来,一场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竟使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尽显。

其间,位于唐山丰润区、芦台经济开发区等地的多家装配式房屋生产企业迅速复工投入实战,夜以继日为火神山、雷神山及小汤山“造房子”,展示了唐山装配式建筑的绿色和效率优势。

企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响应疫情防控的需求,得益于唐山市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完备的产业基础和明显的资源优势。

唐山素有“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和“华北工业重镇”之称。凭借丰富的资源,全市已形成主辅行业门类齐全、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具有坚实的制造业发展基础。作为装配式建筑产业三大主料的钢材、水泥、砂石骨料在唐山就地取材。

“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是唐山市对‘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理念的自觉践行。”唐山市住建局建筑节能与技术处处长党开春告诉记者。

自2011年至今,唐山先后承担了6项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研究项目,逐步构建起“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科技支撑、项目示范”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模式。2017年,唐山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政策扶持带来发展机遇

2018年,唐山市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意见》,提出着力构建以四大支柱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四大生产性服务业为内容的“4+5+4”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新型建材及装配式住宅”便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唐山市采取激励措施,2019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0余万元,对市内三区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项目,按照每平方米100元予以补贴。并落实提前预售、建筑主体分阶段验收等帮扶政策

政策引领发展,技术提供支撑。唐山组织有关单位主编或参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等国家、省地方相关标准8部,为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提供可行的规范标准。

该市成立了唐山市绿色建筑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国家、省级研发中心。有3家国家装配式建筑基地, 3家省级装配式建筑基地。投产预制混凝土构件企业8家,钢结构构件生产龙头企业13家,木结构生产厂家1家。产品在满足本地市场的同时,还辐射到京津、雄安等地。

试点蹚道探索推广之路

津西集团董事局主席韩敬远对于这一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价值很是看好,“其核心材料就是型钢,我们集团战略目标正是打造全球最大型钢生产应用基地,也是国内唯一具备研发、设计、生产、供应于一体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的钢铁企业。”

相较高端的研发中心,推广至住宅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则更显亲民。

位于丰润区的浭阳锦园4号楼,外表看起来和普通住宅无甚差别,其实有着住建部科技示范工程的背景。

相比混凝土结构和木结构建筑,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无论在绿色环保、安全节能。

针对这一方兴未艾的产业,唐山市也多措并举。在政策机制方面,计划制定发展装配式建筑及钢结构建筑政策,并完善激励政策;在技术创新方面,激发由39家企业组建的唐山市装配式建筑创新发展产业联盟;在产业培育方面,发展集设计、生产、施工一体的装配式建筑龙头,进而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联动发展。

唐山市每年将新建不少于5万平方米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到今年底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占比达到20%。

“这意味着,作为唐山绿色发展的‘新名片’,装配式建筑正由新兴走向潮流。” 党开春说。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