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
5月3日,第13届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在新加坡樟宜展览中心开幕。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30个国家的236家企业和62个国家的1.1万名专业人士参会,展示了军用舰船、舰载武器系统、无人驾驶系统、船舶动力系统等领域的最新海事科技成果。展会期间,来自26个国家的海军、海岸警卫队和海事执法机构负责人,围绕增进地区互信与合作展开对话。此外,作为防务展配套活动,来自多国的25艘军舰停靠在樟宜海军基地内,面向公众开放。
新型装备亮相展会
新加坡樟宜展览中心紧靠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自2008年起,“单年海事展、双年航空展”轮流在这里举办。
展览中心的室内展区不大,展台布局紧凑,主要展出舰船、飞机、导弹等模型,以及发动机、螺旋桨和光电设备等实物,具备较强的专业性。新加坡科技集团的展台最大,摆放着各类战舰模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多用途战斗舰”(MRCV)和“联合多任务舰”(JMMS)项目模型。
“多用途战斗舰”项目由新加坡科技集团与瑞典萨博集团联合研制,并推出了“先锋”130型舰船方案。这是一型3200吨级护卫舰,拥有隐身舰体、综合桅杆和垂直发射系统,同时可作为无人水面艇(USV)和无人潜航器(UUV)的母舰。该舰未来将取代新加坡海军装备的胜利级大型导弹艇,负责中近海域作战任务。新加坡科技集团还展示了“联合多任务舰”项目的方案模型,这种名为“坚韧”160的船坞运输舰方案,设计排水量1.45万吨,采用直通甲板,可同时起降5架直升机,舰上设有机库、车辆甲板和坞舱。由于直通甲板较短,不能搭载短距起降型战斗机,因此该舰仅作为两栖运输舰使用。
除新加坡本土企业外,多国大型防务企业也亮相展会。德国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展出了为新加坡海军建造的无敌级潜艇模型。无敌级潜艇首艇于2019年下水,全部4艘将于2025年建造完毕并交付使用,届时将成为东南亚最先进的潜艇。
以色列拉斐尔公司展出了“海上铁穹”拦截导弹和“海上铁束”舰载激光武器两款模型。前者是一种针对无人机的垂直发射主动雷达制导舰空导弹,具备“发射后不管”作战能力。后者是由陆基“铁束”激光武器发展而来的舰载末端防御系统,通过发射高能激光束,能够击落近程弹道导弹、反舰导弹、无人机和巡飞弹等空中目标。
此外,还有荷兰、澳大利亚、印度等国防务企业参展,带来了反水雷装具、反鱼雷诱饵、综合指挥系统、水上/水下无人装备等。
多型战舰首次参展
距离展览中心约15分钟车程的樟宜海军基地,是此次展会的室外展区。首次参展的意大利海军“弗朗西斯科·莫罗西尼”号大型多任务远洋巡逻舰(PPA)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熊野”号护卫舰吸引了不少目光。
PPA型舰名为巡逻舰,实际吨位和排水量均超过普通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从5880吨到6280吨不等。该型舰具备平战结合的特点,不仅能执行防空、反舰和反潜等作战任务,还能通过更换模块,参与和平时期的灾害救助、执法拦截等行动。“弗朗西斯科·莫罗西尼”号是PPA型舰2号舰,展会期间,参观者可登上其舰桥并参观作战指挥中心,甚至模拟“开动”这艘军舰。
“熊野”号是日本最上级护卫舰2号舰,由于建造速度快,先于首舰“最上”号下水。该舰满载排水量5500吨,舰体采用隐身设计,除舰艏的127毫米隐身舰炮外,其余武器都布置在舰体内部。该舰拥有较强的反潜、反水雷作战能力,还能搭载无人水面艇和无人潜航器。日本海上自卫队仅开放了舰艏甲板,参观者不能进入战舰内部参观。
此外,码头上还停靠着美国海军“摩尔比”号濒海战斗舰、印度海军“德里”号驱逐舰和“萨特普拉”号护卫舰、澳大利亚海军“图文巴”号护卫舰等。东南亚国家也派出新锐战舰参展,例如菲律宾海军的“安东尼奥·卢纳”号护卫舰、印尼海军“古斯帝·努拉雷”号护卫舰和“哈拉桑”号导弹艇、马来西亚海军旗舰“莱库”号护卫舰、越南海军“陈兴道”号轻型护卫舰、泰国海军“北大年”号和“巴蜀府”号近海巡逻舰等。码头一侧还停靠着印尼海军最新接收的“拉吉曼·威迪约迪宁格拉特”号医院船。该船不但拥有较强的海上医疗救助能力,搭载的直升机和医疗艇还能参与灾后救援行动。
地区需求推动发展
亚洲国际海事防务展已连续举办13届,成为东南亚海军发展的风向标。近年来,该地区的海军装备建设呈现以下3种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