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

来源:实事新闻头条 编辑:李丽 时间:2023-12-07

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强军思想研究中心

  军事观和方法论是军事思想的哲学升华,是一个理论走向体系化、学理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强军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进行全面阐述,系统阐发了军事与政治、战争与和平、发展与安全、稳局与塑势、威慑与实战、人与武器等重大关系,为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强军兴军的规律性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学习教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观和方法论是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强军胜战之道,我们必须学习好、掌握好、运用好。

  坚持政治引领:人民军队全部实践的根本统领

  军事服从政治,政治性是军队的本质属性。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抓军队建设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筹划和指导战争必须深刻认识战争的政治属性。

  永远听党话、跟党走。“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强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军魂意识,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永远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人民军队的根脉,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革命战争年代,老百姓正是从一点一滴的具体事情上认识到我军是人民的队伍。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时刻把人民放在心头,永远做人民子弟兵。

  坚持军事服从政治、战略服从政略。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当今时代,军事和政治联系更加紧密,政治因素对战争的影响和制约愈发突出,军事斗争的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显著增强。我们既要有军事头脑,更要有政治头脑,坚持从政治高度思考和处理军事问题,善于着眼国家政治外交大局和国家安全战略全局筹划军事行动,打还是不打、什么时候打、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政治。

  坚持以武止戈:中国共产党人对战争的根本态度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

  持续强化忧患意识。当前,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霾不散,实力政治、丛林法则依然大行其道,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增多。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做到居安思危,善于把备战与止战、威慑与实战、战争行动与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运筹,更好发挥军事力量的战略功能。

  牢记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近代中国发展屡屡被外敌阻滞,孱弱的军事力量总是最先倒下的那块“多米诺骨牌”。历史一再证明,战争与和平既对立又统一,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唯有厚植以能击不能的战略优势,才能有力慑止战争,实现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做好随时准备打仗的准备。战争充满着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始终保持战略清醒,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做好随时打仗的充分准备。对可能发生的战争风险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把军事斗争准备建立在最复杂最困难情况的基础上。要立足现有条件打仗,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不断提高有效慑敌制敌的军事实力。

  坚持积极进取:人民军队向强制强的战略指导

  军事领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积极进取才能掌握先机和主动。坚持积极进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善于积势蓄势谋势、识变应变求变的战略品格,为我们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提供了方针原则。

  善于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新一轮科技革命、军事革命加速演进,现代战争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化特征日益显现,战争制胜观念、制胜要素、制胜方式都在发生重大变化。我们要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军事发展主动权、未来战争制胜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要清醒看到国家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瞻研究国家安全风险和战争威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把工作想在前、做在前,最大限度预防危机,积极化解和控制危机,注重运用军事力量和军事手段营造有利战略态势。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zworkshops.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