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文化的沃土中成长
在基层文化的沃土中成长
——“繁荣发展强军文化·我们在路上”系列文章之十二
■周子钧 罗 彬 杨明宜
南部战区陆军基层文化骨干广泛开展文艺创演、为兵服务等活动。“星火南疆”文艺小分队参加上级组织的联合慰问演出 万静 摄
某部文化骨干演出音乐小品《班长的秘密》 万静 摄
“星火南疆”文艺小分队为驻训官兵送去慰问演出 万静 摄
某部文化骨干演出舞蹈《站在草原望北京》 万静 摄
繁荣发展强军文化,离不开一支坚强有力的文化人才队伍。其中,来自基层、服务基层的文化骨干是这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酵母”作用、骨干作用,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南部战区陆军深入开展基层文化骨干培育工作,探索培养路径,拓宽培养路子,创新培养方法,培育出一批批综合能力较强的基层文化骨干,有力推动了基层文化建设。这些基层文化骨干如同一簇簇“星火”,遍布座座军营,助推着强军文化的火焰燃得更久、更热、更旺……
一
在第一次反“围剿”前夕,红一方面军宣传队为战士们表演了活报剧《活捉敌师长》,极大鼓舞了士气;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文工队队员不惧危险,哪怕穿越层层封锁线,也要坚持到前线坑道里,给战士们送上慰问演出;在和平建设时期,文化服务队结合部队任务特点创演,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向战而行,为兵而歌。可以说,自我军建立之初,基层文化骨干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时至今日,他们依旧活跃在火热基层一线。
“全连官兵浴血奋战,以刺刀和手榴弹与敌军拼杀,连续打退敌人7次进攻,守住了阵地……”训练间隙,一台情景剧正在第74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上演。该旅文化骨干将英雄先辈的战斗故事,精心编排成情景剧,赢得台下官兵阵阵掌声。
近年来,该战区陆军依托基层文化骨干队伍,积极开展战地文艺创演,组织“用战争的眼睛看和平积弊”“穿越时空的对话”交流课、“军史馆里话军魂”云课堂、强军故事分享会等文化活动,活跃了基层文化氛围,促进了基层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服务于部队建设、服务于官兵成长,其组织形式也伴随着当前部队特点,以更多新姿态亮相。在此过程中,基层文化骨干的作用发挥也有了更多途径和形式。
在该战区陆军,有一支名为“星火南疆”的文艺小分队。自组建以来,他们为兵服务的身影常常活跃在官兵身边。
他们来到驻守老山主峰的部队,瞻仰老山主峰陈列馆,领悟老山精神,将一代代老山官兵“与山为伍,驻守边关”的感人事迹融入节目,生动展现官兵扎根边防、矢志强军的精神风貌,引起官兵广泛共鸣。
在南帕山某哨所,文艺小分队队员闫铭钰发挥特长,现场为官兵作画,将他们守卫祖国边疆的情景用画笔定格,让温情和感动在南帕山官兵心中涌动。
“虽然我们演出了很多场,但每一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到一个单位,我们就将该单位的历史、特色等融进节目内容,创作排练出贴兵情、暖兵心的节目。”闫铭钰介绍。
官兵长期处在练兵备战一线,精神状态高度集中,文化演出如同一阵阵春雨,滋润着官兵的心田。心贴心、心连心、心交心,基层文化骨干用真情服务赢得了基层官兵的认可。
“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老山表演时,突然天降大雨。为了保证演出效果,大家坚持在雨中表演。结束后,官兵很快就送来了他们熬煮的姜汤,让我们心里感觉很温暖。”闫铭钰说道。
如今,该战区陆军不少单位都建起了自己的文艺小分队。基层文化骨干们以寓教于乐、寓教于理的方式,引导着官兵培塑理想信念、端正价值追求,用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满足官兵多元化文化需求、激发官兵敢打必胜的血性豪情,对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
小雪时节,叶上白霜。
“我爱祖国的蓝天……”桂中腹地,洪亮雄壮的歌声透过教室窗户传出。我们寻着声音朝里望去,发现一名空军教员正带着一群陆军学员歌唱。
这是发生在该战区陆军组织开展的基层文化骨干集训中的一幕。